机电与信息工程系2020年招生计划及专业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根据教育部、人社部与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的预测,到2020年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万。机电与信息工程系积极适应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助推学校特色发展,努力打造“机电”品牌。近年来,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先后与多家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与国内五百强企业开设了订单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环境好、薪资高、潜力大”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我系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大多数学生于毕业前一年完成签约,就业率常年位居学院前列,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大型国有企业。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航工业集团 |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核建中核燃料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一、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科类 |
计划数 |
备注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理科 |
45 |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
理科 |
38 |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理科 |
10 |
|
数控技术 |
理科 |
45 |
|
电气自动化 |
理科 |
45 |
|
城市信息化管理 |
理科 |
45 |
|
二、专业介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1)专业概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于2005年10批准设立,2006年9月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生上千名,现有在校学生332人,就业率达99%以上,90%的毕业生在行业骨干企业从业。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建设有校内实训实验室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个,教师获得四川省信息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完成科研课题4项,获授权专利30余项。2016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始校级重点专业建设,专业以“能绘图、通技术、精操作、善沟通”为培养目标,推行“工学结合,德技兼修”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式教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
(2)就业方向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立足德阳重装基地,依托四川建筑职业学院在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面向机械制造、建筑、汽车、交通、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单位,培养从事机械设备使用、安装、调试、维护、机电产品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

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我国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1)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CAD/CAM、UG、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加工实习、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习、毕业设计。
(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零部件识图与测绘、CAD三维造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识读与编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各类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加工装备、常见零件程序编制方法与加工等基本知识,具备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程序编制、CAD/CAM软件技术应用等能力,从事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机床维护与调试、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
(1)专业概况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开设于2007年。目前在校生206人,截止到目前毕业生已超过千名,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国有企业及行业骨干企业就业率达到85%。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正在进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
(2)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机械制造、汽车、交通、能源、造船、建筑(含钢结构)、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内从事焊接工艺设计、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设备调试、焊接质量检测、焊接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1)专业概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于2007年。目前在校生165人,截止到目前已有近千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国有企业及行业骨干企业就业率达到80%。
(2)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机械制造、模具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汽车、建筑、造船、五金、石油化工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内从事其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的设计与实施、设备调试、维护及质量检测、技术与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
(1)专业概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设于2002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面向装备制造行业及装配式建筑生产工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在校生 人,截止目前毕业生已达超过千名,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国有企业及行业骨干企业就业率达到90%。
(2)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装备制造、汽车、交通、能源、建筑、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等国内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从事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综合管理等工作岗位。

城市信息化管理专业
(1)专业概况
城市信息化管理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设立的新兴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大量信息化技术不断被运用到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中。智慧城市已确定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向,CIM(城市信息模型)概念由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率先提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层,也是我国未来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领先世界的突破点。
(2)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信息管理、城市信息分析、城市信息服务、城市规划、城市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建管平台技术服务等工作。本专业可获取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BIM建模技术证书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GIS助理工程师证书。
三、师资队伍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现有教师4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0名;教授级高工2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1名。博士2名,硕士3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
2018年10月,我系“江孝伟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德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9年10月,我系教师团队在“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专业课程组)”中获一等奖。
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下设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和信息技术实训中心。主要承担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城市信息化管理及相关专业实训需求。实训中心配备专业实训指导教师14名(含外聘);其中,高级技师4名,技师4名。
五、校企合作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资源和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场地、设备、师资等教学、生产资源,以德阳作为中国重装制造基地的地方区域特色优势,为企业生产服务;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先后与十家企业确定了企业委托机械加工、联合研发和就业合作关系。自从2008年至今,先后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厂等知名机械制造企业合作,协作生产机械零件达4310余种,51000余件;其中核电产品33种、166件;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0余项。
2017年,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与一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共同探索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共有2017级和2018级两个试点班,正按试点任务书和培养方案扎实推进,试点取得可喜的初步成果。